西藏网

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热门搜索:二手汽车 本地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资讯 人物风采“摩托骑士”石觉塔布:为维护边防稳定出一把力

“摩托骑士”石觉塔布:为维护边防稳定出一把力

在日喀则市萨嘎县昌果乡,有一支由农牧民组成的联防队,他们和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一起,守护着105公里长的边境线。

石觉塔布,是这支联防队的队长。

他是当地最普通的一位牧民,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但他却用崇高的思想和无畏的精神来保卫祖国边疆。在他的人生信条里,公民应该爱国,爱国更是一项具体的义务,是一种光荣的责任。



昌果边防派出所摩托车巡防队在巡逻中。

拳拳爱国心 浓浓爱国情

2000年初,在昌果边防派出所开展“三访四见”活动之初,由于多数官兵不懂藏语,活动开展困难较大。一个偶然的机会,派出所在走访时遇到了石觉塔布,他热心地当起了翻译,一下子拉近了官兵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渐渐地,边防官兵发现这个牧民汉子尽管文化水平不高,但思想觉悟一点也不低,而且还是辖区的“活地图”:对辖区群众情况熟悉,对辖区通外山口状况熟悉,与周围群众关系熟悉。当昌果边防派出所决定成立治安联防队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石觉塔布。

“派出所既然选择了我,我就要为维护边防稳定出一把力。”正是榜样的力量,加入联防队、维护边境稳定,成了当地群众一件引以为荣的事情。村里的年轻人争先恐后地加入进来,尽管联防队员的月薪只有300元。为更好地守卫边疆,2006年,在石觉塔布的带领下,手头并不宽裕的联防队员们,还省吃俭用,自掏腰包添置了摩托车。石觉塔布说:“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作为边境村村民,对维护边境的安宁与稳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认真巡逻舍小家顾大家

在昌果乡,每天都能看到这样一道风景,驾驶摩托车队头车的石觉塔布第一个出发,其他队员一字排开,每一辆摩托车前都插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沿着一条条车辙碾出的小路,穿行在草原和荒芜的山梁上。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满山,这支摩托车队都坚持在边境线上巡查。

采访中,无论是联防队员、边防派出所官兵,还是当地群众,说得最多的就是他的敬业和认真。在十八大安保期间,边境防控任务繁重,石觉塔布的妻子白玛又患病在床。边防派出所官兵和他的亲戚朋友都劝他请假回家照顾家人,但石觉塔布依然坚持带领联防队员每天在辖区各村和边境一线开展巡防工作。一直到深夜才回家照看患病的妻子白玛和不满3岁的女儿。

然而,他的妻子却没有任何怨言,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嫁给他,就是因为他的认真。”石觉塔布说,听到妻子这么说,当时就感动得流泪了。有了家人的支持,他更坚定了好好工作的决心。“守护边境就是守护家乡。这不仅是边防派出所的事,也是我们牧民的事。”石觉塔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防控工作以来,这支联防队积极参与、开展巡防工作1000余次,行程逾20万余公里。

有了他,老百姓心里很踏实

记者随石觉塔布在巡逻途中,经过一处名为茶安通的牧场,牧民普琼从远处跑来打招呼。普琼说:“每次放牧时看到骑摩托车巡逻的联防队,心里都会觉得很踏实,他们就像是移动的‘保护网’。”

由于边境各通外山口气候恶劣,路况极差,骑摩托车巡逻的联防队员,一天颠簸下来,感觉骨头都要散架了,遇到不能骑车的地方还得下来推着车前进。有时,还因为巡逻的路途比较远,当天不能返回村里,联防队员们就只能在野外搭帐篷露宿。据不完全统计,摩托联防队共向派出所反映边境动态179次,化解矛盾纠纷86起,有效维护了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这支联防队不仅是边境一线的“保护网”,还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先锋队,2005年10月,昌果乡遭受了特大雪灾。危难之时,在石觉塔布带领下,联防队自发组成了“抢险救灾突击队”,苦干了三天三夜,打通因雪灾而封路的十几公里路段,成功解救152名雪灾受困群众和牲畜15000多头(只、匹),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20多万元。

十几年来,石觉塔布和他的摩托车联防队,就是以这样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守护着一方的安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原标题:“守护边境线就是守护我们的家园”——记萨嘎县昌果乡边防派出所治安联防队队长石觉塔布

(责编:于超)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赞(0)

网友留言评论

2条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