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的诠释方式有无穷种,越野穿过无人区,挑战极限,饱览自然风光,是一种;艰苦卓绝,舍生忘死,救他人于绝境,谱写大爱,是一种……
2015年6月17日,来自江西省宜春市的8名驴友经过6天时间的长途跋涉,抵达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西部的格尔木。
他们酝酿已久的无人区穿越计划将在这里付诸实施。
冬季穿越可可西里、阿尔金山、羌塘无人区的挑战者大有人在。但迄今为止,全国尚无人选择在夏季趟过无人区。能否成功,8个经验丰富的驴友心里也没底。将会出现什么突发状况?谁都不知道。
这场“勇敢者的游戏”中,驴友队员年龄最长者49岁,最年轻的28岁。他们分乘3辆陆地巡洋舰,1辆尼桑途乐。
18日,他们开始向无人区进发。一路过来,他们穿过了100多条河流、无数沟坎和沼泽,尽管艰辛难以述说,但旅途还算顺利。
24日,大麻烦来临,首先是一名队员持续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映,他全身不适,脸呈猪肝色,3瓶备用氧气已用去一半,这时候海拔已经接近5500米。更糟糕的是,一辆陆地巡洋舰出现严重故障后因缺少配件而无法修复,只能放弃。
冬季与夏季穿越无人区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前者冰冻后便于汽车通过,而后者的沼泽则将车轮时时陷住。几天来,拖“陷车”成为8名驴友最头痛、最无助、最无奈的差事。因为陷车,驴友们对极地自然风光的贪婪与陶醉也在不断减分。放弃一辆车,其余的车辆务必增加重量。
为了防止陷车的情况再发生,驴友们决定丢弃一些物品,包括帐蓬、衣物,甚至还有人提议砸碎车窗玻璃来减轻重量。此时,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安全走出无人区,尽早结束这次长达1000余公里的无人区越野旅行。
26日傍晚,前面就是多格错仁湖,绕过湖面,还有二十几公里就走出了无人区。此时,8名驴友的心情顿时轻松。前面越过的无数河流往往比通过沼泽要轻松容易,在宜人的乐曲中,3辆越野车在多格错仁湖旁的玉温河溅起三片美丽的浪花。然而,浪漫嘎然而止,3辆车无一幸免全部陷入河流中。
自救完全没有可能。此时,食物和水所剩无几,即便救援力量要找到并到达这里也决非易事。生存危机迫在眉睫。情急中,队长杨军通过卫星电话与外界取得联系:8名驴友在藏区羌塘多格错仁湖身陷绝境,务必请求救援!
27日,几番辗转,求救电话惊动了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他迅速作出批示:全力营救被困人员。当日,那曲地区安多县、双湖县两县的公安警力接到了全力救援的指令。指令下达后,多吉次仁亲自带领技侦支队长次旺及安多县林业局的普布扎西从那曲向多格错仁湖方向出发。同时,安多县公安局局长洛桑加措和双湖县公安局政委亲自带队的两支救援力量也争分夺秒从所在县奔赴救援所在地。
羌塘的平均海拔为4600米,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被称为世界屋脊中的屋脊,又称世界第三极,人类生命禁区。在没有通讯信号、没有交通道路、沼泽河流处处纵横的无人区行走和寻找目标,无异于大海捞针。
由于当地党政部门下基层、牧民放牧,也大都选择在秋冬两季,春夏两季的情况,即使是当地人员也绝对不越野外出。尽管如此,安多县公安局局长洛桑加措仍是一诺千金:安多的警力一定在48小时赶到事发现场。
在这时,在浩瀚无垠、举步为艰的无人区,8名驴友能做的,只有等待。他们看着天上静止的云彩,看着远处巍峨的雪山。自然的力量是神秘无比的,任何人在其面前都显得渺小而脆弱。
长时间寂静中的等待,以及伴随而生的恐惧感,使8名驴友有5人出现了高原反应。几乎某一时刻,每个人都想到了死亡。
这时,有人提议放弃等待,徒步走出无人区,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杨军断然否定:在粮水不足、尤其是多人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加速体力消耗,只能是自掘坟墓。除了等待,别无选择。
时间是紧迫的,救援却仍然艰难。在与多格错仁湖相隔数十公里的玉泉河畔,双湖县公安局3辆警车也先后陷入河中。
为了抢夺珍贵的救援时间,当地巴姆多宗村委会开始动员村民四处搜索被困人员。
人多力量大,经过艰难的搜索和寻找,当晚10时,终于有村民发现了“宜春8驴友”。
次日上午9时,洛桑加措一行在村民的带领下出现在杨军等人面前。那一刻,幸福的暖流温润了每一个人的心田。洛桑加措握住杨军的手问道:“大家的身体状况有没有什么问题?”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继续说,“我们带来了食物和水,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吃东西,补充体能。”
洛桑加措等人赶到事发地时,恰好与他承诺的“48小时赶到现场”完全吻合。
两位西藏干警坚持下到冰冷刺骨的水中将被困驴友的车挂上拉出。
一次惊心动魄的穿越之旅,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救行动。共经生死的驴友和“救命恩人”们也结下友谊。青藏高原的美令人惊心,如何正确的领略这种美?喜欢挑战极限、穿越生死线的驴友们,一定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前进。
(责编:赵钊)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