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8月1日电(杨海全、通讯员刘丹、高鹏飞)近年来,黑龙江垦区七星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始终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贯穿整个水稻生产种植全过程,通过智能项目研发、示范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广大种植户切身感觉到科技种田带来的高效和便利,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眼下,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在七星农场水稻高科技示范园区,技术员轻轻点了下鼠标,监控屏幕上呈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水稻秧苗舞起了阵阵波浪,稻田边的水渠泛起了粼粼波纹。技术员一边演示一边告诉笔者,运用物联网技术,现在稻田缺水已不需要人工操作,安装在田间的水位传感器会自动检测水层深度,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水就会自动灌入稻田。据介绍,这个系统以云数据为平台,实现了对农田作物长势、养分诊断、灾害预警监测与评估。
随着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不断拓展,像这样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已不再是什么难事。通过近几年的不断研究实验,七星农场科研人员已经把物联网、GPS卫星定位检测以及RS卫星遥感等技术逐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作物的种植、估产、病虫害预警等方面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管理。
在开展智能项目研发、推广的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和宽带网络的逐步普及,七星农场广大种植户们也开始将互联网信息服务逐渐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在生产中种植户遇到问题,就可以在“七星农业信息交流平台”上进行交流提问,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详细地解答,广大种植户可以通过此平台及时获取农业生产各个阶段的科技信息。由于互联网传输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七星农场许多种植户通过使用微信、QQ等工具与农技人员进行线上信息、技术交流,同时利用这些信息平台,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更加方便快捷的解决了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据悉,下一步,七星农场还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逐渐建立起农业信息网络监测体系,实现灾害预警、耕地质量和农作物生长种植的全程监测,将继续发挥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种植中的应用,让更多的“互联网+农业”的技术给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互联网成为农业发展和种植户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