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自然地理
- 2015/10/13 22:38:26
- 来源:西藏政府网
- 编辑:佚名
- 814
- 0
- 0
昌都地区地处西藏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由宁静山、他翁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等三大高山排列而成的横断山区,以及由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流而成的三江中上游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0°05′─93°40′,北纬28°30′—32°28′,南北宽约445公里,东西长约527公里。东与四川相邻,南与云南交界,北同青海接壤,西南与西北分别与林芝、那曲两地区连接,地理幅员面积10.86万平方公理,约占西藏自治区的9%。
昌都地区位于横断山脉北端,是多山地区,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山高坡陡谷深,地形复杂;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谷地自北向南显著加深;最高处是位于边坝县境内的念青唐古拉山脊,海拔6890米,最低处是芒康县境的金沙江段河谷,海拔2296米。西部和北部山体较为完整,分水岭地区保存着宽广的高原面,河谷两侧的高山呈中小起伏,坡缓,高原面较为宽广;南部及东部山谷交替,山势陡峭、山谷切深,高差较大。河谷多呈“V”形峡谷,仅在干流部分河段和一些一、二级支流较宽河谷分布着二、三级或更多级阶地。
昌都地区立体气候特点突出,从海拔2200米亚热带到4700米以上的高寒带,基本囊括了我国从南到北的大部分气候类型,大致地处高原温带、寒温带和亚热带之间,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8℃,但岭谷之间温度、湿度相差很大,南北之间也有差异。北部的丁青、类乌齐县,冬季1—2月和11—12月份气温多在0℃以下,1月和12月份气温多在-5℃—-7℃,而南部的八宿县可达0.8℃—1.5℃,其夏季6—8月份气温可达16.5℃—21.2℃。个别高山上终年积雪,河谷低地则显干热,尤其是地处“三江”南段海拔3000米以下的朱巴龙、盐井等地,年均气温多超过10℃。降水量多在400毫米左右,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只有最南端的怒江支流谷地碧土一带降水较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地区立体气候最突出的写照。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水汽沿“三江”河谷北上,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5%左右,春旱较为明显,成为影响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昌都年太阳总辐射值5817─6878兆焦耳/平方米,比拉萨稍低,但均高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无霜期仅80—127天,全年日照时数为3217—2776小时。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赞(0)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