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近日,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十二五”期间,拉萨市通过各类扶贫项目的实施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扶贫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贫困人口逐年减少。通过瞄准对象、精准扶贫、项目带动和贫困群众的辛勤劳动,2011年至2014年,全市共实现7.9万贫困人口脱贫。
农牧区基础条件逐步加强。全市改扩建水渠65余公里、改扩建水塘17座,粮食单产平均每亩提高50公斤以上,使8785户群众受益;修建牲畜暖棚3万余平方米;新建小型桥梁12座、乡村道路6公里,改善了1644户、7800人交通条件;完成3000户贫困户安居建设。通过实施“强基惠民公路通达攻坚行动”,261个建制村中258个建制村已通畅,3个建制村已通达,通畅率达98.8%。农牧区安全饮水、生活用电、通讯及广播电视、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到户帮扶成效凸显。全市累计扶持6506户养殖牦牛1.34万头,户均增收2150元;扶持6523户养殖奶牛9386头,户均增收3800元以上;扶持1785户养殖生猪9573头,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扶持2834户养殖藏鸡16.5万余羽,户均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扶持2061户养殖羊4万只,户均增收1200元;为1172户贫困群众购置1180台(套)农机具。
整乡推进顺利开展
2011年以来,拉萨市先后实施整乡推进乡19个,覆盖78个村,完成扶贫开发项目168项,落实国家扶贫投资9462万元,项目直接受益群众达到5867户2.5万人。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施整乡推进的乡村实现了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的目标。
定点扶贫工作成效显着
在拉萨市执行定点扶贫的各部门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1年以来,累计派遣定点扶贫工作人员7978人次,争取项目1050项,投入资金4亿元(包括强基惠民资金2.1亿元)。
互助项目助贫困群众提升发展能力。2011年以来,全市共落实互助资金1830万元,涉及64个村,吸收农户6391户(其中贫困户2089户)。通过互助资金项目,实现了贫困群众人人拥有平等权利的资金使用权和项目选择权,极大地提高了扶贫资金的入户率和扶贫精准度。
连片开发辐射带动增收效果明显。2010年至2012年,全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实施的尼木县“连片开发”项目,通过奶牛、藏鸡等到户养殖项目和实施具有特色的藏香生产产业项目,受益户达到2634户、9219人,项目总增收531.7万元,户均实现增收2100元,人均实现增收576元,开发扶贫的集聚效应凸显。
金融扶贫为扶贫开发注入新动力。2014年,全市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9.18亿元,直接带动1.84万人实现增收。
这些资金项目的实施使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