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资讯 西藏新闻西藏非遗 不愁传承

西藏非遗 不愁传承

  • 2015/11/3 15:08:59
  • 来源:
  • 编辑:常丽
  • 16
  • 0
  • 0

与我们大部分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境遇不同,西藏非遗不仅数量多、品种丰富、还不愁传承。昨天,在市群艺馆举办的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爱我中华·魅力西藏”雪域瑰宝——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会上,来自藏区的藏戏面具制作传承人加央益西透露,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还保有相关习俗、节庆等,且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从未“断流”,因而西藏非遗不愁传承。

西藏是非遗大区,除了藏戏和口头传承的史诗《格萨尔王》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之外,国家级非遗有89项,自治区级项目323个。国家级传承人68名,自治区级传承人350名。参加此次展览的有唐卡、藏族面具、藏文书法、藏医藏药、金银铸造、编织技艺、矿植物颜料制作等10项。来自康巴的加央益西,曾于1977年至1980年在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就学,是第二代藏族班学员,因而普通话说得流畅。他一边修饰着手中的藏戏面具,一边介绍道:“藏戏面具分不同颜色,红色代表权威人物、绿色面具代表母亲、蓝色面具相当于老生……”

擅长金银铸造的一位藏族美术师,基本不会说普通话,遇到有人询问,他就直接亮出一张说明书,上面有他的名字“次嘎”。在现场,加央益西为乐于交流的同行担任“翻译”,还解释了藏族唐卡画院院长罗布斯达的作品为何受欢迎,他说,除了唐卡是“藏族绘画的杰出代表、藏族的百科全书”外,也与收藏市场的繁荣不无关系。

(责编: 常丽)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赞(0)

网友留言评论

2条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