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村庄,顺眼望去,阳光下站着为了这次采访特意穿上藏装的旦增曲桑。第一眼见到这位老师时,她脸上挂着腼腆的微笑。
在热情的招呼声中,我们一行走进旦增曲桑的家。家中摆设简单,但非常干净整齐,桌上摆好了提前准备好的糖果,不难发现为了这次采访老师一家的精心准备。
为了让旦增曲桑放下紧张的情绪,我们开始唠起了家常。老师家中最贵重的物品,是一台32寸的彩电,不过这台买了快3年的电视却崭新得像刚买的一样。
“我们很少看电视,平时爱人下班回来就做饭,我要准备第二天需要讲的课,等吃完饭后就洗漱睡了。”旦增曲桑微笑着说。
自2006年进入堆龙德庆县东嘎镇东嘎村幼儿园教学后,旦增曲桑一家的生活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以前下班后她和爱人阿旺欧珠还有时间喂家中养的5头牛,有时还会去自家的田地里干点农活。自从进入学堂,她每天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笔和本子准备第二天要授课的内容。“没去幼儿园之前,我在村委会做财务工作,后来组织安排我去给孩子们上课,这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党和政府对我信任,更不能误人子弟。虽然我的文化不高,但一有机会我就会去新华书店买书学习。”旦增曲桑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一提起幼儿园,旦增曲桑立刻来了精神,挺了挺腰板后,两眼炯炯有神地开始讲起了自己最初走进幼儿园的情况。旦增曲桑爽朗地笑着说:“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完全不适应几十个孩子同时需要你的呼唤,声音乱哄哄的,让我感觉血压一直在升高。那段时间,每天回到家里,耳朵里依旧还是闹哄哄的幻听,不像现在一天听不见孩子们的声音就全身不自在。”
旦增曲桑说,她小时候就很喜欢学藏文,从8岁开始学习藏文到现在她还在学习,经常买一些藏文图书增长自己的知识。8年前,她还在组里当出纳的时候村长找到她,告诉她新建的幼儿园需要一名性格好、有耐心的教师,并且这份工作没有工资,希望她能担任这份工作,当时她没想太多就答应了村长,没想到一干就是8年。
乐在其中
由于堆龙德庆县东嘎镇东嘎村7组离县城最远,7组200多户村民小孩要到县幼儿园上学需要走很长一段路,许多家长因为工作和干农活,基本没有时间送小孩去幼儿园。
旦增曲桑回忆到,当时因为她们7组离县里太远,许多小孩都上不了幼儿园。老村长丹增尼玛说:“7组的小孩较多,小孩不能不上学,一定要学习知识,无论如何都要解决小孩上幼儿园难的问题。”2006年为了方便村里的小孩上幼儿园,堆龙德庆县东嘎镇东嘎村7组出资13万元建起了村里的第一所幼儿园。从这时起,旦增曲桑开始从事两份工作,组里的出纳,幼儿园的老师,就这样她开始了6年无薪的幼儿园教师生涯。
幼儿园刚建起来的时候条件较差,教室和小孩休息室里光线不好,大白天也要开着灯。教室里没有课桌、没有黑板、只有几个板凳。幼儿园刚一开班就有30多名幼儿报名,当时7组的领导为了方便幼儿休息,组里出钱给幼儿们修了两层的铁床,但是由于小孩较多,睡觉不老实容易从床上掉下去,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小孩睡觉时就需要旦增曲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地照顾。因为没有黑板,她找了一块窗户大小的板子做黑板,给小孩们教拼音、数字和藏文字母。因为没有取暖设备冬天教室里特别冷,她怕小孩冻着,就在热水袋里装上热水给小孩取暖,还在教室里放了一个柴火炉子。有时赶上冬天最冷的时候,没有办法只能提前放假。
有些幼儿家长白天在拉萨打工、有的下地干农活,中午没时间接送小孩,组里就安排了一名厨师给小孩做饭,每个小孩每天收2元钱的午餐费,每天2个菜还有牛奶。因为所收的2元钱根本不够用,组长只有从组里出钱给小孩补贴餐费。2007年,在村长和县小学、附近企业的帮助下,幼儿园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一些提高。
旦增曲桑说:“有失必有得,看到我教出的幼儿园学生到了小学后,学习成绩和县里小孩一样,甚至是比县里小孩更好时,满满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让我充满了动力。平时许多毕业生的家长遇到我时都说:‘老师感谢你为小孩们付出了那么多,自从小孩上了小学,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会受到表扬,因为老师你的努力和付出,我能抬起头参加家长会’。”
苦而爱之
在实际生活中,带小孩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有的家庭带一个孩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