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有句名言:“待朋友,做事论理论法,私交论情”。毛主席在交友方面既有原则,又有人情味,展现了高尚的情操和高超的统战艺术。
结交绿林好汉
革命初期,毛泽东就非常善于结交朋友。1927年,毛泽东当选为党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后,毅然放弃留在中央工作的机会,回农村“结交绿林朋友”,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对于啸傲山林、锄强扶弱的绿林英雄,毛泽东素来十分敬重。他认为,富有正义感的农民旧式武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把他们改造为无产阶级的铁军劲旅。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以团结、信任的态度,成功改造了袁文才和王佐两位“山大王”。在二人的帮助下,毛泽东成功创建并巩固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还学会了绿林游击战术,挫败了国民党的一次又一次“围剿”和进攻。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念及袁文才和王佐,亲自接见了两人的遗孀,称赞袁王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
油画《毛主席上井冈山》
中国有救星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抗战的中心。许多党外爱国人士纷纷来到延安,希望进一步了解共产党。毛泽东经常在繁忙之中接见他们,探讨抗战前途与中国的命运。
1940年5月31日,侨居新加坡的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到达延安。第二天,毛泽东就在办公室兼住所的窑洞里会见了他,随后又数次来到陈嘉庚的住所,与他交谈。一次,二人正在谈话,在延安学习的南洋华侨学生走过来,没有敬礼就坐下,并“绝无拘束”地参加谈话。
另有一次,毛泽东到陈嘉庚住处长谈。晚餐后,又赶到陪陈嘉庚来延安的国民党官员寿家骏住处,与这一位国民党小科长谈话至深夜。
毛泽东的以诚待人给陈嘉庚留下深刻印象,与国民党统治区相比较,延安人民昂扬奋发的精神使他越发觉得这里才是中国的希望所在。离开延安后,陈嘉庚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的救星已经诞生,他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与陈嘉庚交谈
党外无党 帝王思想
各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同中国共产党有过长期合作的光荣历史。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各民主党派纷纷响应,其领导人应中国共产党邀请,陆续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