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春节上映
如果说《红楼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没有人反对,那么,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就是中国历史上改编成影视作品最多、票房最高、最有经济投入产出比的IP,相信也没有人会反对。在《西游记》面前,恐怕就连托尔金的《指环王》三部曲都要望尘莫及。一部《西游记》,就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前来掘水淘金。
借用“西游记”不是万灵的
去年底上映的叫兽易小星执导,陈柏霖、杨子珊饰演的《万万没想到》上映前两天就收获了过亿的票房,但是影片的后劲严重不足,收官时票房3.2亿,比原来出品公司博纳预估的10亿缩水很多。观众对于影片的搞笑风格不太习惯,尤其是唐僧师徒四人性格的刻画过于偏离原著。
对此,导演曾表示,之所以选择“西游记”的题材,还是因为在三季《万万没想到》的网络剧中,观众反响最好的依然是其中跟《西游记》有关的话题。但《万万没想到》中出现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完全颠覆了观众的心理预期。孙悟空压根就不想回去救师父,一心盘算着开溜。再比如唐僧和沙僧、猪八戒关在一起,唐僧居然连一口食物都不分给两位徒弟,自私利己的性格跟《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唐僧有着天壤之别。有网友说,“看着《万万没想到》中的唐僧师徒,太来气了,这完全是胡编乱造。”
不管评价如何,《万万没想到》也算是对《西游记》的一次不一样的改编,改编的水准暂且不说,但能够取得3亿的票房,《西游记》的品牌吸引力可见一斑。
六小龄童要为《西游记》正名?
自从1986年电视版《西游记》开播以来,六小龄童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孙悟空的代言人,在那个电视机统治一切的年代,电视版《西游记》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西游记》这部小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和粉丝。
中美合拍的《敢问路在何方》再次起用了六小龄童和老唐僧迟重瑞等原班人马,据说美方派拉蒙公司将为这部电影提供像《变形金刚》系列电影这样的特效支持。作为影片艺术顾问的六小龄童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剧情不能胡编乱造,要忠实原著;其次,孙悟空只能由中国演员出演。
《敢问路在何方》这部电影的进展情况目前不详。但六小龄童在最近出席系列动画电影《斗战胜佛》发布会时表示,“把《西游记》变成爱情故事对不起祖宗,这种胡编乱造的电影放映次数越多,票房越高,危害也就越大。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电影分级制度,我们也要为小朋友们考虑。”
《西游记》见证中国电影成长
有人做过统计,从1926年的《孙行者大战金钱豹》到现在为止,全世界至少拍摄了80多部跟《西游记》有关的电影。
从1961年到1964年,万籁鸣、唐澄联合执导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当时没有电脑渲染,全凭23个动画人员手中的一支笔,绘制了两年,终于完成了41分钟的上集和72分钟的下集,其中10分钟的动画就要绘制7000到一万张图片。电影上映后,成为几代人的动画电影启蒙。
1986年版的电视剧《西游记》是对这部小说的一次启蒙,直到现在,每到夏天,各大频道依然会轮流播放这部电视剧,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1994年,由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月光宝盒》和《大话西游:大圣娶亲》两部作品开始了对《西游记》的颠覆性改编。虽然两部《大话西游》在公映时票房赔得一塌糊涂,但到了上个世纪后期,这部作品的魅力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掘出来,最终形成了一种延续至今的文化现象。
3部“西游”电影票房30亿
2013年春节,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同样是对《西游记》的一次颠覆性改编,由于电脑特技的成熟和文章、黄渤、舒淇等明星的加盟,影片最终取得了12.48亿的票房佳绩,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
2014年春节,由郑保瑞执导,周润发、甄子丹等主演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公映,影片以《西游记》为基础,糅合了现在很当红的魔幻题材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