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阳光暖暖地散向大地,一个穿白大褂的小伙子正在帐篷前认真地用木棍搅动着杯子里的黄色液体。他叫旦增国杰,是桑珠孜区地震安置区唯一的一名藏医。他每天的工作便是通过把脉、验尿等方式来为灾区民众看病开方。
在此之前,他已在樟木人民医院工作了3年。随着“4·25”地震的破坏,他不得不随民众一起转移到拉孜安置点,并在那里为受灾民众服务了29天。4月29日,日喀则市开始建设安置区,并于5月15日顺利完成了拉孜县临时安置点群众转移接收工作。旦增国杰也于5月23日被医院派到这里,承担起为灾区民众行医治病的工作,一直到现在。
旦增国杰为灾区民众诊断病情 摄影:姚浩然
每天早上9点半,旦增国杰便开始了他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忙的时候,往往都是看完一批又来一批,所以顾不上午饭对于他来说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不过旦增国杰倒也没有把这个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喜欢一件事便不会觉得委屈。“况且现在的环境比在拉孜的时候要好多了”,旦增国杰乐观地说。“现在担心的就是天气不稳定,白天比较热,晚上比较冷,这种情况就会诱发一些疾病,而且对药品的保存也不利”旦增国杰转而忧心忡忡地说,“不过好在相关部门准备了遮阳布,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阳光直晒”。说完,他端着尿液走进了帐篷,里面有好几位病人排队等候。“一般是上午诊断、开方子,下午发药。药品都是免费的,这对病人来说是最实惠的帮助。”旦增国杰一边开方子一边介绍。此时已近中午,恐怕这位医生的饭点又要延后了。
旦增国杰为灾区民众诊断病情。摄影:姚浩然
或许,对于旦增国杰来说,能在8平左右的帐篷诊所内工作、生活就已经足够了。他不在意条件的艰苦,更在意的是自己能做什么。问他今后的打算,他说:“具体要听从安排,不过肯定是病人在哪,我在哪。”
(责编:范凡)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