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在村长土邓旺堆的家里做客时,村长给我端来了自家做的糌粑、酸奶让我吃,对于我来说吃糌粑喝酸奶还不是很习惯,但我还是试着吃,第一口糌粑的味道 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青稞的香味和酸奶的奶香在我的口腔里弥漫。一个想法忽然就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为什么就不能把这样美味的食物发展成食品产业呢?
前些日子,组织部组织驻村党支部书记去内地培训,在内地培训的时候,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交流,学习他们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培训班的老师讲 到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好处,怎么经营、怎么管理、怎么产生效益,这次学习让我萌生了发展经济合作社的想法。学习回来后,我同工作队的其他同志与村“两委”班 子开会研究关于成立塔鲁村农产品合作社的事情,当我把这个想法说出来的时候,他们对这个新生事物既好奇又怀疑。
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也为以后塔鲁村农产品能够顺利推向市场,我就先从牧民手中买了糌粑、酸奶让同事朋友品尝,结果大家都说好吃,这样的结果,坚定了我办合作社的信心。
我摆事实、讲道理,开始做村“两委”干部的思想工作。在村“两委”支持下,塔鲁农产品合作社成立了,主要经营塔鲁水磨糌粑、酸奶。可是问题又来了,启动资 金哪里来?动员群众集资发展合作社,可群众对于合作社这个新生事物持怀疑态度,不愿意集资。怎么办?这时我想到了党支部书记那5万元发展资金,我用这笔资 金修建厂房,订购包装,开始了糌粑、酸奶的生产。
此时质疑声悄然传开,说糌粑谁家都有,能卖出去吗?昌都也有专业的生产厂家,而且已经营很多年,在市场上有很高的声誉。合作社的产品到底能不能打开销路? 我心里也没底。可是转念一想,左贡县没有一家专门生产糌粑、酸奶的厂家,虽然糌粑、酸奶每家都有,可是没有形成专门生产、集中销售的产业链,更何况用传统 的工艺炒制和水磨糌粑,一定能打开市场。想到这里,我更加坚定走这条路子。
就这样,塔鲁水磨糌粑和酸奶投入生产并开始销售。第一批次只生产了300斤糌粑,进行前期的市场投放,我一家一家地对县城的超市、宾馆和藏餐馆进行推销。 经过前期的市场销售,反馈的效果很理想,这也让我看到了合作社未来发展的希望。现在,合作社已经开始正常的运转,群众的经济收入也增加了,更主要的是群众 开始转变思想,发展经济。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我们驻村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带领群众去寻找致富的门路,教给群众致富的方法。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