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资讯 科教文卫 > 西藏教育西藏藏药普查发现疑似印度獐牙菜

西藏藏药普查发现疑似印度獐牙菜

  西藏首次与全国同步系统开展中(藏)药资源普查,自治区藏医院和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是西藏普查试点工作的承担单位和协作单位。

  2015年普查试点工作开始后,自治区藏医院率先完成了对日喀则定结县的普查任务,接下来又将于23日对拉萨市城关区中(藏)药材资源进行普查,与此同时,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在墨脱县、林芝县的普查工作也在进行中。

  野外普查

  11人考察38个样地

  走进自治区藏医院普查成果陈列馆内,一排排画框挂在墙上,仔细看,才发现这些装裱精美的画框中并不是我们平常见到的艺术照,而是一棵棵由工作人员千辛万苦在野外寻找后带回来的中(藏)药材实物标本,有漂亮的绿绒蒿,还有带着完整根部的贝母、野百合等,有的来自高岩峭壁,有的来自亚热带,而普查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去发现并保护这些濒危珍稀药用资源。

  2015年普查工作开始后,自治区藏医院普查队于6月22日从拉萨出发直奔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日喀则定结县。记者了解到,此次普查工作,自治区藏医院派出一支11人的队伍,完成了38个样地、190个样套、1140个样方的野外普查工作。

  “定结县三分之二的区域被一种豆科锦鸡儿属的植物覆盖着,由于锦鸡儿根系发达、抗旱耐瘠,不仅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它的药用价值也不容忽视。”此次普查工作队的队长扎西次仁说,除了锦鸡儿,从海拔4700米以上的定结县城一路向西南到海拔2300米的陈塘沟,经过高山草甸带、高山草原带、高山灌丛带、针叶林和阔叶林带,因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这些区域药材资源相对丰富,有天麻、卷叶贝母、七叶一枝花等等。

  发现疑似印度藏药材

  还需做科学鉴定

  记者了解到,这次普查中值得关注的收获莫过于在前往陈塘沟的途中发现的疑似印度獐牙菜的植物。印度獐牙菜是龙胆科獐牙菜属下的草本药用植物,是藏族历史悠久的贵重八珍藏药之一,原生于海拔2000-5000米的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以及毗邻的尼泊尔地区的树下、灌丛、草甸、山沟等地。

  “印度獐牙菜是治疗肝胆类疾病藏成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原料药材,目前我们所用的原料基本是依靠从印度进口,成本很高。在陈塘沟发现的疑似印度獐牙菜,还需做进一步科学鉴定。如果真的是印度獐牙菜,将为进一步的人工驯化研究提供条件,同时也可以缓解目前从印度高成本进口的现状。”扎西次仁对记者说,但目前陈塘沟一带分布的疑似印度獐牙菜的资源量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保护这些珍稀藏药药用植物资源是当务之急。

  此外,普查人员在定结县高山样地区域还发现了经典的藏药原料药材无茎芥,藏医称之为“索罗嘎布”。据悉,目前市场对无茎芥的需求量大,但是其生长环境特殊,产量很小,而且根部作为药用部位,因此在海拔5000多米的定结县发现这种药材,难能可贵。

 

(责编:郭爽)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赞(0)

网友留言评论

2条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