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资讯 科教文卫 > 西藏教育数字时代,我们怎样和“00后”一起成长

数字时代,我们怎样和“00后”一起成长

  • 2015/11/3 16:03:19
  • 来源:
  • 编辑:武凌烟
  • 2137
  • 0
  • 0


焦海洋 绘

    “幼儿园时期,44.1%的孩子开始玩网游。小学中年级学生周末玩电子媒介的平均时长达63.57分钟。91.8%的初中生使用QQ(一种即时通信软件)。面对网络欺凌,9.7%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和21.8%的初中生选择直接对骂……”

    这些调研得来的数字,让张海波陷入了深思:互联网时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怎样的风险与机遇?面对儿童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张海波是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少年宫副主任,为全面了解儿童媒介使用行为,从2014年9月至今,他所在的广州少年宫联合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等全国18个中心城市的少年宫,向这18个城市的3万多名儿童(3—14岁)及其家长发放问卷2万份,回收有效问卷15646份,同时采用了个人访谈、小组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在调研的基础上,张海波及其团队发布了《互联网+时代儿童的在线风险和机遇——中国青少年宫儿童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状况报告(2014—2015)》,努力揭示出“00后”儿童的数字化成长轨迹。

    “00后”的“小玩家”和“小创客”

    在幼儿园时期,“00后”儿童的三大媒介(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的接触率就已超过80%。

    “幼儿园时玩QQ、三年级时可以自己下载游戏、五年级时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和微信账号。”谈起自己的数字媒介使用情况,北京男孩刘鑫(化名)认为自己使用这些媒介并不算早,而且爸爸妈妈也支持自己上网。

    在表达方式上,刘鑫最喜欢用QQ,因为“可以直接表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有顾忌”。同样来自北京的孟杨(化名),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她此时已经会用微信,会上网看视频、传照片,会用电脑和手机玩网络游戏了。

    “随着数字媒介在家庭中的普及,‘00后’一代是这个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张海波用“滑一代、微一代、搜一代、游一代、秀一代”5个词总结了“00后”儿童的特点。他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看电视、课外书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的时间却不断变长,到初中时手机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媒介了。

    “儿童成长轨迹基本上是两年一个节点,每个阶段儿童的心理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我们将3—14岁的儿童分成了5个阶段,分别统计各个阶段的儿童数字媒介的使用行为,以准确地描述‘00后’儿童的数字化成长轨迹。”张海波说,“从调研结果来看,‘00后’儿童的数字媒介使用呈现‘三级跳’的特点。”

    在幼儿园时期,“00后”儿童就具有较高的媒介接触率,三大媒介(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的接触率已超过80%,分别达到91.8%、83.4%和80.6%,其中44.1%的幼儿园孩子开始玩网游。

    “玩游戏是幼儿使用媒介的重要功能,甚至在他们尚不会交流时,他们已经开始滑动屏幕切水果了,有不少是3岁的小玩家。”张海波说,儿童玩游戏越来越低龄化,他们自主选择性强,甚至会向父母要钱打游戏,也会积极加入各种联盟工会等虚拟社团。

    而在小学时期,儿童初步发展到和成人使用行为相差不多的“用户”阶段。“调查显示,近半数小学中年级学生拥有自己的QQ,近半数儿童拥有社交媒体账号,并且开始玩大型游戏、社交类游戏,35.8%的儿童在网上发表内容,23.1%的儿童拥有网友,更有8.3%的儿童拥有陌生网友。”张海波说。

    而到了中学时期,儿童新媒介接触和使用技能进一步提升。张海波在调查中发现,初中生拥有QQ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赞(0)

网友留言评论

2条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