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厉以宁教授从教60周年庆祝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主旨演讲《中国双重转型之路为发展经济学增添了什么?》中,阐述了中国双重转型的经验和对未来的展望,并对中国经济继续发展要做的三件事破题。
厉以宁表示,中国的双重转型既包括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也包括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的转型,这使得中国的转型区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稳步进行时需要注重更多方面。
“在中国经济双重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改革,必须走生产权界定、产权清晰之路,因此股份制改革不可避免。”在回顾当年提出国有企业产权界定及股份制改革的历程后,厉以宁指出,国有企业走上股份制之路,主要不在于融资筹资,而在于改变企业运行机制,诸如这方面的内容成为中国双重转型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在展望未来时,厉以宁提出中国有三件事要做。
“2015年第三季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中国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例已超过50%,因此中国还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到产品更个性化、服务业更人性化,让中国的品牌打出国际影响,把顾客留在国内。这是第一件事。”厉以宁表示,此外也绝不能忘记中国工业化尚未实现,距离“高端的成套设备的制造业”的目标还有距离,因此要继续实现工业化;而中国的农业也大有发展前途,农田不会荒,缺少农民耕种的田地“自有人来种”。
据了解,厉以宁1955年完成在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的学业后,选择留校,投身教育事业,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责编: 武凌烟)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