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南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工程”,以产业大发展增强群众发展能力,实现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群众增收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农牧民人均收入节节攀高。
2015年,山南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工程”,实施强基惠民“短平快”项目279个,安排资金6824万元;山南开展各类培训班255期,培训各类人员15240人,培训合格率95%,培训后就业率达60%以上,同时,职业技能鉴定855人,鉴定合格698人。
联户联出富裕路
2016年1月,当记者走进这个远近闻名的扎囊县桑耶镇联户增收示范点时,工人们正忙碌地将制好的砖块搬到车里。
临近新年,年前的最后一单生意,工人们干得格外起劲。
“如今,我每个月可以拿到5000元的工资。”工人达瓦很高兴,“去年,干一个月才900元,现在的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
达瓦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得益于山南“十大民心工程”实施的联户增收扶持项目。
2015年6月,在桑耶社区农民福利预制(制砖)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山南双联办拨付3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联户增收产业。
砖厂在这笔款项的基础上又凑出15万元,更换打砖机器,购置大套砖机器、模具、小型装载机和碴车等器具。之后,砖厂终于“抛弃”了手工打砖的老做法,日均产量可达2000块砖,足足比之前翻了两番有余。
“砖厂在没有得到扶持的时候加上负责人只有5名工人,每年总收入大约11万元。”砖厂负责人丹增罗布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两个联户单位一共21户,外加6个贫困户,去年收入过了50万。”
“这放在以前我都不敢想。我们曾经想过投资扩大砖厂,多买机器设备,但因缺乏资金只好作罢。”丹增罗布说,“现在,依靠着联户增收项目,我们砖厂也实现了升级换代。”
强基惠民富万家
2015年,山南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工程”,实施强基惠民“短平快”项目279个,安排资金6824万元。
为确保项目发挥最大效益,最普遍惠及群众,山南强基办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把资金拨付关、严把资金使用关、严把监督验收关,确保整体工作规范有序。
2015年,总投资50万元的松卡居委会农家乐项目开工建设。
松卡居委会位于雅鲁藏布江以北中游河谷地段,与扎囊县城隔江相望,距离桑耶镇政府8公里。
考虑到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周边宜人的风景,以及促进居委会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山南市委组织部驻松卡居委会工作队多方协调争取资金,将200亩闲置的林卡开发成农家乐,发展休闲餐饮业和养殖业,为游客提供一种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休闲旅游场所。
“项目建成后,将每年为居委会增收20余万元,并有效缓解居委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将近20余名农牧民群众年增收现金近10万元。”松卡居委会主任次旦扎西介绍。
在扎囊县,为民增收的项目不止农家乐,还有投资28万元的扎塘镇羊噶居委会组建的金丝帽加工厂项目。
居委会藏式帽子“次仁金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8月。在当时,合作社解决了十个就业岗位,包括两名贫困户、两名残疾户,为十户农牧民群众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2015年,合作社被列入2015年强基惠民“短平快”项目库,着手建立生产厂房、员工宿舍以及开展硬化亮化工程。
“合作社生产的产品质量更好、效益更高,帮助了更多农牧民脱贫致富。”合作社负责人介绍。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