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阿里地区相关部门获悉,“十三五”时期,阿里地区兴边富民行动将重点倾斜到边境一线偏远地区,着力解决边境农牧民生活条件差、边民增收困难、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基础设施大变样。在札达县楚鲁松杰、底雅、萨让、达巴,日土县热角,噶尔县典角,普兰县科加、细德、赤德等边境一线村组,建设中小微型基础设施,解决边境一线群众出行、用电、安全饮水、村容村貌、农房改造等问题,方便群众发展生产、防洪抗旱、轮牧转场。
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以日土县甲岗兴边富民小康示范村为试点,推行小康示范村居民改造,建设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舒适保温、抗震安居、经济美观的特色民居;建设小康示范村与干线道路的公路连接和连户路,整治示范村的饮水安全和人居环境,扶持示范村特色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支持阿里地区“中国绒山羊之乡”,实施山羊绒品牌战略,推进绒山羊和山羊绒产业化;支持普兰白糌粑、札达马阳酥油、噶尔奶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具有阿里特色、迎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开发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手工业产品,扶持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从“十二五”期间的1家民贸企业扩产至“十三五”时期的5家民贸企业。
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将阿里地区15个村组列入“十三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范围,让村组特色民居得到合理保护,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支持发展边境贸易。发挥阿里毗邻印度、尼泊尔和克什米尔等地区的独特地理优势,对普兰口岸、日土独木齐列、札达什布齐、楚鲁松杰、甲尼玛、萨让、噶尔典角等边贸点做好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创造边民参与边境贸易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和环境,重点建设普兰口岸基础设施,强化普兰口岸功能,改善边贸环境。(记者 拉巴桑姆)
西藏网官方微信
西藏网-了解西藏第一选择!
网友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