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诗人、作家田勇的新书《拉萨浮生》发布会在拉萨举行,来自西藏作家协会、文艺界及媒体人士共50余人参加发布活动。期间,该书的主人公之一的央金也亲临现场参与活动。《拉萨浮生》是田勇最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主人公央金,是一位娴静刚毅的………[详细信息]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获悉,5年间,西藏非遗出版成果已达百种。为切实巩固普查工作成果,把普查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资料,2010年,西藏西藏全面启动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和音(影)像的出版工作,目前已出版《藏戏艺术巡礼》、………[详细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凝结着无数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经过世代传承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文化形态,被誉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2005年,西藏非遗保护工程正式全面启动,10年来,西藏紧紧围绕非遗保护工作“活态………[详细信息]
连日来,为加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尔》说唱的传承保护工作,71位来自“岭·格萨尔艺人之家”的那曲籍格萨尔说唱艺人齐聚拉萨,参加由那曲地区在拉萨主办的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格萨尔传承人培训班。记者了解到,那曲是西藏格萨尔说唱………[详细信息]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近日在官网正式公布《藏传佛教学衔授予办法(试行)》,以规范藏传佛教学衔授予工作,促进藏传佛教人才培养。办法共六章节,分别为总则、学衔等级及评定机构设置、申请学衔条件、学衔申请与授予、罚则、附则。其中“学衔等级及评定机构设………[详细信息]
最新调查显示,西藏近5年植被覆盖度增加10%以上,近15年西藏56.2%面积的植被覆盖呈现稳定状态,植被改善趋势面积大于退化趋势面积。种种迹象表明雪域高原正持续“变绿”。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向毓意在9日召开的西藏气候状况发布会上说,对比2000年………[详细信息]
经西藏博物馆文物建档与专题研究认定的两件体现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的重要文物,日前在西藏博物馆“历史的见证——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专题展上首次对公众展出。两件文物中其中一件为元代“大朝国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该印系蒙古汗国时期………[详细信息]
用标准化保护和传承藏族服饰 藏族服饰不仅优雅、淳朴,同时又具有华丽的民族风气,显示了藏族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水平,在我国民族服饰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藏族服饰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当今流行的藏族服饰仍保留着古老原始文………[详细信息]
在西藏传统服饰文化中,由于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各区域别具特色的服饰。在全区七地市的众多服饰中,有7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项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对这些特色服饰进行传承保护的过程中………[详细信息]
来自西藏自治区及四省藏区131座寺庙的141名僧人,10日结束在西藏佛学院为期两年的学习,顺利毕业。西藏佛学院借鉴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将现代学院式和传统经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分设了密宗、显宗、活佛三个学部,开设了法制、公共、佛学三类课程。………[详细信息]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了解到,受全球变暖影响,西藏气候明显变湿变暖,水循环过程加强,令西藏生态系统“喜忧参半”,一方面高原生态系统总体趋好,另一方面冰川退化和冻土面积缩小,灾害风险进一步增加。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气候变………[详细信息]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西藏气象部门利用科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总体趋好。近15年西藏植被覆盖度增加8%以上,近5年增加10%以上。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西藏气候明显变暖变湿,水循环过程加强,冻土退化加剧。特别是去年,西………[详细信息]
正在进行的西藏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日前至少发现了两个新物种和20多个珍稀动物物种,西藏野生脊椎动物物种至此突破800种。西藏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从2013年开始启动,时间跨度3年,涉及调查物种157种,100多名野生动物专家将西藏分………[详细信息]
由西藏人文地理、圣承书院、墙星文化联合举办的“圣承书院——西藏墙星艺术展”将于本月18日在位于拉萨市八朗学社区二巷38号的圣承书院开展。墙星,为藏语音译,意为写字板,是指传统藏文书法学习所用的写字板。“现在,越来越多的书写形式让更多人将传………[详细信息]
今天上午,记者从西藏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期质量评估会上了解到,此次调查取得了阶段性丰硕成果,不仅掌握了大量目标调查物种的分布栖息和种群数量、密度等第一手数据资料,还发现了喜山原矛头蝮、察隅湍蛙等新物种,证实了国家和自治区I级………[详细信息]